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2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仍牵动人心。在民众对野味的关注达到历史峰值时,仍有人顶风作案。值得庆幸的是,立法严惩售卖、滥食野味的行为已提上日程。
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拟修改动物保护法,并提出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力度。 同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责令违规经营者停业整顿,查封经营场所,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十年间人们最关注哪些野味?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 这些年人们最关注哪些野味?百度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野猪、竹鼠最受关注,占比超5成。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前,蝙蝠、果子狸等非典元凶的搜索热度走势不降反升,作为中药的蝙蝠粪便夜明砂仍是热搜药引。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野味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上游产业链。《报告》显示,特种养殖、竹鼠养殖、果子狸养殖的搜索指数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 疫情爆发之后,人们对于野味的搜索和关注度达到了历史峰值,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危害。 2月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表明这次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可能是蝙蝠,而病毒的传播,更是与野生动物的交易与食用密切相关。 9日,在湖北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无论怎样都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吃野味进补?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危害健康 既然野生动物如此危险,为何有人对其情有独钟?不少人觉得食材越稀奇越补,美其名曰进补。据央视报道,从营养学角度看,野生动物往往不具备更高营养价值,这背后,既有猎奇、炫富等原因,也有错误观念和非法利益的驱使。尤其是在个别地区,食用野味似乎更是一种风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王轶表示,野生动物买来就加工,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它含有哪些潜在的、未知的病原体或者毒物,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存在很大风险。 另有专家表示,很多野生动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的隐患。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会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从而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表示,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特别严重后果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恰当其时,也是势在必行。 疫情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 与此同时,各地仍有人顶风作案。 1月29日,四川高县一村民被举报在疫期非法猎捕野鸟; 1月31日,有人在微信群发出售野生动物信息,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森林公安民警立即前往调查,在一民房查获大量野生动物冷冻品:鸟类250只,疑似鹰3只,疑似豹猫2只,猪仔狸48只,松鼠30只,野鸡3只; 1月20日至1月31日期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经排查,查扣野生动物和活禽989只,违法经营立案查处13宗; 2月3日,接群众举报,南部县市场监管局滨江市场监管所立即赶往南部县汪家垭街18号肉制品门市部,该店虽未营业,但在该店仓库内现场查获野鸡10只、猪獾1.5只、果子狸4只; 2月4日,无锡一男子被举报非法狩猎松鼠和黄鼬,二人均被警方刑拘;同日,青岛市李沧区一家销售野生鸟类的店铺被查处,共计31只野生鸟类被放生; 2月8日晚,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崇明公安分局和林业部门,在崇明某地抓获涉嫌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龚某,捣毁仓储窝点2处,现场缴获野鸭、斑鸠等野生动物死体109只。 严禁野生动物交易 拟立法惩治乱捕滥食行为 10日,前述五部委开展的专项执法行动要求,除捕捞水产品外,严禁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开展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对相关经营者一律停业整顿,经营场所一律查封。违法从事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野生动物及制品等交易活动的,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从重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同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表示:要进一步补充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力度。 此前,随着疫情扩散,各项政策持续出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宣布,自1月26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1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监察机关积极开展源头防控,积极稳妥探索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2月3日,十部委联合部署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严查违法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不得为出售、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发布广告及提供交易服务等。 社会各界呼吁禁食禁卖 社会各界都已行动起来抵制野味。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牵头,征集了十九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学者联名签字倡议,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 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 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网络平台也开始积极响应。微信安全中心宣布严厉打击售卖野生动物违禁品微信个人账号,对违规内容和账号进行警告、功能限制、账号封禁等处理;多位演艺明星在新浪微博上表态拒绝野味,并发起转发接力活动,我不吃野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近亿次;百度全平台在2月1日前一周新增的阐述野味危害相关内容量是过去十年的总和。野味的危害、野味有哪些、蝙蝠携带的病毒等问题成为网民最关注的内容。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李景虹,九三学社社员杨芳、黄宇平等号召多位医学界、法律界专家紧急研讨,向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紧急建议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目前,该建议已上报至全国政协。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