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麻城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全省首家县市级三甲综合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建设。2022年,麻城市启动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建设,目前率先实现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全覆盖。2023年以来,麻城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黄冈市工作部署,在管理体制、信息化、资源下沉、药品采购等方面大胆创新、扎实行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实现“一体化”管理。医共体24家成员单位人财物全面整合,功能职责整体纳入,总医院成立了“一办八部”职能科室,对各成员单位实行人员、业务、财务、保障、资产、绩效“六统一”管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在管理体制上真正成为“一家人”。组建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医院洗涤消杀项目、中药材生产加工及智慧药房项目、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医院后勤服务等项目,开展洗涤、安保、保洁、人力资源等服务。
二是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医共体内部明确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加强与市外三甲医院的合作联动,拓展新技术应用,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乡镇卫生院在总医院帮扶下,逐步提升医疗水平,增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积极强化“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建设。村卫生室全面提档升级,改造诊疗环境及硬件设施,充实优化人员力量,夯实网底。
三是实现信息“一张网”。积极推进麻城市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已建成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和消毒供应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网上预约、在线支付,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心电诊断4.53万余人次、远程影像诊断3.2万余人次。计划再投资7800万元,建设医共体一体化医疗信息系统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正在招标挂网阶段。
四是发挥下沉和辐射带动作用。总医院选派优秀医务人员154人,组建20个帮扶队分片下沉到各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由白果中心卫生院、宋埠中心卫生院等两家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对一般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木子店中心卫生院等6家“口子镇”和边远地区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全部19家乡镇卫生院均配置了DR、彩超等设备,其中8家配有CT,CT配置率达到42.1%。
五是实现了药品采购“一本账”。实行医共体内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支付药款。今年一、二季度全市医疗机构总费用同比下降5.88%,次均费用下降6.81%。通过以量换价,预计2024年可节约药品采购资金6000万元。以总医院名义采购基层不能采购的急救药品、部分带量采购药品和一些医保报销限制品种,切实解决基层用药困难。
通过以上举措,麻城市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县域内有3家三级医院、24个省级重点专科,高端体检中心配备PET-CT设备,2023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7.62%。2024年上半年基层就诊率达到65.53%。成立“医养结合护理中心”“照料中心”“特困供养人员康复托养中心”,为乡村失能、半失能老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居家照护困难及有康养居住需求的老人,提供中医康复及健康护理服务。
作者:麻城市卫生健康局
责任编辑:姚远、郭珊娜
稿件来源:黄冈市卫生健康委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