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食品法治网!

体检查出“脂肪肝”,除了减肥,还应该做什么?

时间:2024-11-15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当体检发现体重超标时该怎么办呢?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 3% - 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 5%,即为脂肪肝。

  三种方式治疗脂肪肝

  1.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建议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减轻体重,降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加重脂肪肝的病情。因此,患有脂肪肝的人应戒烟限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进一步伤害。

  2. 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对于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以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降脂药物: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脂血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等,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

  胰岛素增敏剂:对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等,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3. 手术治疗

  减肥手术:对于严重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减肥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肥手术可以通过减少胃容量或改变肠道吸收功能,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从而改善脂肪肝的病情。

  中医治未病有优势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在脂肪肝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未病先防

  中医体质辨识:中医通过对人的体质进行辨识,可以了解个体的易患疾病倾向,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肥胖、高脂血症等问题,进而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等方法,改善痰湿体质,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饮食养生:中医强调饮食有节,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选择适宜的食物。例如,对于脂肪肝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湿、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山楂、玫瑰花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加重脂肪肝的病情。因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脂肪肝的防治非常重要。

  既病防变

  辨证论治:中医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肝郁脾虚型脂肪肝患者,可以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湿热内蕴型脂肪肝患者,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中药在脂肪肝的治疗中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许多中药具有保肝、降脂、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如丹参、山楂、决明子、泽泻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功能。例如,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利湿、疏肝理气的作用;推拿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以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

  瘥后防复

  饮食调理:脂肪肝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仍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运动锻炼: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脂肪肝的复发。

  定期复查:脂肪肝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体检发现脂肪肝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脂肪肝,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西医治疗脂肪肝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而中医治未病则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在脂肪肝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让我们的肝脏更加健康。

  本文作者为王一战副主任医师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jkcj/202411/3e560ad09df844c7986c9e3ee55f07c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