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食品法治网!

特种设备国庆、中秋节安全风险提示

时间:2025-09-28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使用单位安全风险提示

  客运索道

  索道经过暑期高温、高负荷连续运行,可能存在隐性疲劳损伤(如钢丝绳内部断丝、结构件微裂纹、轴承磨损等)。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增大,可能导致钢丝绳张力发生变化,影响设备稳定性和运行精度;润滑油温度过高、过低引发报警或保护性停车;雷电天气可能直接损坏电子设备或安全保护装置。

  秋雨季节,室内电气装置和设备基础受潮、浸水,电气装置绝缘性能降低和器件锈蚀加剧,导致短路、接触不良等,易发生供电意外中断。

  景区索道因游客激增,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不足,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客流高峰对索道的运输效率、排队秩序、站台疏导能力构成巨大压力,超负荷运行增加意外发生概率。

  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强对临近索道的山体、地质状况等巡检和设备运营前试运行、维护保养,对可能危及机房、乘客通道、底坑和支柱基础的风险,尽早采取针对性的稳固或预防措施。在显著位置张贴乘客须知、警示标志等标识,加强对乘客的协助和提醒。在机房、值班室等部位增设防潮设施设备。配强设备运行和应急处置人员,配齐易损配件、救援器材等应急物资,开展辅机启动、乘客滞留等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大型游乐设施

  天气变化导致液压油粘度下降,密封不良,温升过高。

  设备超负荷运行引起散热不良和故障报警,电气元件过热失效。

  潮湿天气导致电气系统、电气安全装置、电机密封等部件进水失效,电气短路。

  作业人员配备不足,临时聘用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操作游乐设施。

  滑索改造后未经检验合格投入使用。

  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测油压,防止油粘度不足、温升过高。加装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并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工作正常。规范备品备件管理,及时更新因受潮生锈、破损的零部件。做好设备防水、防潮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安全运行。检查大型游乐设施机房、控制室、设备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避免雨水浸入。在显著位置张贴乘客须知、警示标志等标识,加强对乘客的协助和提醒。及时关注极端天气预警,遇恶劣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和运营。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

  节日期间,景区客流量激增导致观光车超载、连续运行过载,传动/制动系统磨损加速。

  为应对客流高峰,观光车超载或驾驶员违规超速运行。

  观光车运行线路与游客观光线路未隔离,易发生碰撞事故。

  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限载、限速管理要求,加装载荷实时监测装置。关键部件(转向/制动系统)每日点检,磨损件及时更换。在观光车运行线路增设警戒线等措施,驾驶员在人员密集区域驾驶过程中注意观察减速通行。

  安全乘坐提示

  客运索道

  细看“须知”“标识”。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患者不要乘坐;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未成年人需由成人陪同。

  危险行为不可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工作人员指挥,按顺序上下车,请勿硬挤和抢上、下。在吊厢内请坐稳扶好,不要嬉戏打闹,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勿擅自打开吊椅护栏或吊厢门。

  遇故障停运不惊慌。雷雨、大风等天气,尽量不要乘坐客运索道;如遇索道发生故障,注意听广播,在原位置等待救援,勿擅自采取自救措施。

  大型游乐设施

  乘坐前仔细阅读乘客须知。乘坐某一游乐设施前,仔细阅读入口、售票处等显著位置张贴的“乘客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乘客范围和禁忌事项,避免乘坐过山车、大摆锤等激烈刺激的游乐设施。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入座,设备运行时,不可将手、脚、头等身体部位伸出舱外,以免碰伤、刮伤、擦伤。不要故意摇动座舱,严禁私自开启舱门。

  正确使用安全束缚装置。乘坐时,系好安全带、安全压杠等安全束缚装置,配合操作人员检查是否安全可靠。严禁自行解开安全束缚装置。

  勿随身携带易掉落物品。乘坐旋转、翻滚类设备,切勿将相机、钥匙、手机等易掉落物品带在身上进入游乐设施车厢。

  发生故障或意外时别惊慌。游玩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难以承受时,应及时大声提醒工作人员停机。如遇设备发生故障,不要惊慌,不得擅自解除安全装置,应保持冷静,原位等待救援并按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

  乘坐观光车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排队有序登车。

  上车后立即系好安全带,坐稳扶好,不随意更换座位。

  儿童需由成人怀抱或固定在安全座椅上,乘客全程不将头、手、脚等身体部位伸出车窗或车身外。

   

   


原文链接:http://scjgj.sc.gov.cn/scjgj/c104538/2025/9/26/d8f368a684f44beb8c712dbb4664ac4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