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食品法治网!

野生蘑菇你别馋 小心吃完躺板板

时间:2024-11-15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宁夏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佚名

  

  

  蘑菇又称蕈,分布很广,在林荫道、路边、房前屋后、杂木丛中、朽木上、粪堆上都可以见到野生蘑菇的生长。

  近期,我区雨水丰沛,非常适宜野生蘑菇生长。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者大多数为自行采摘,在家制作进食后发生中毒。

  毒蘑菇极难识别,中毒后病死率高,且无特效疗法。对此,预防中毒尤为重要,而最好的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卖、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目前,我国已知的有毒蘑菇种类有400多种,其形状特征和普通蘑菇并无太大差异。识别毒蘑菇的唯一可靠方法是做物种鉴定,而由于部分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长得太像,即使是专家,有时也需要用到专业仪器才能分辨出来。

  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毒蘑菇鉴别方法均无科学依据,例如:民间流传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的说法,但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等就为剧毒种类蘑菇;而黄色的鸡油菌、拟橙盖鹅膏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蘑菇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如图所示,一些有毒甚至是剧毒的蘑菇,其样貌普通,与从外观上很难与可食用蘑菇鉴别开来。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谨防毒蘑菇中毒。

  

  

  吃完野生蘑菇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呕吐、剧烈腹泻或视力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没有出现呕吐的病人,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排出体内有毒物质,防止毒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就医时尽可能将剩余蘑菇样本带给医生,以便及时检测毒素,尽快确定毒素的种类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sy_279/jknx/jkkp/202409/t20240911_46550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