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北京市通过科技赋能、制度创新,数字化提升监管效能,在全国率先推出以“扫码检查”“非现场监管”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监管,着力为企业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
为减轻企业负担,北京市推出“扫码检查”系统。监管部门在行政检查前,只需通过“京办”小程序扫描“企业码”,检查全程便进入线上管理并接受公开监督。该系统整合了北京市49个部门、950个执法主体和2.6万多名执法人员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可追溯,并通过重复检查阻断提示,避免扎堆检查。企业还能通过“京通”小程序查看检查结果。目前,全市已开展“扫码检查”22.7万次。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福龙: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检查数量变少了,过程也更加规范了,我们企业的迎检负担也变得小了很多。
对于一些信用好、风险低的优质企业,北京市还创新推出“白名单”试点改革。针对清单内的企业,除被投诉举报等情况外,各监管部门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目前,已有10.5万家企业纳入其中。
探索运用视频AI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八种“非现场监管”方式,是北京市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的创新之举。数字化监管不但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也破解了过去人工现场执法难以全覆盖的问题。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高念东:非现场监管,不是放松监管,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更加精准地提升监管效能。目前,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38%,不但有效集中了监管力量,还大幅提高了问题发现率和处置效率。
针对演艺行业“文艺大市场,执法小队伍”的监管难题,北京市通过科技赋能的“非现场监管”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演出中的不当内容。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 王占军:这套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研判、语料库比对,包括假唱、假演奏,变更演员、演出时间、演出曲目,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目前,北京市正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探索监管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全市31个部门,846项监管数据实现跨部门共享共用。帮助企业减少提交纸质材料13.1万份,努力实现让“政府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元宵节临近,市场上元宵、汤圆等节令食...
春季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
为进一步加强《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
新年将至,年味渐浓。锡林郭勒盟中心医...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海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防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安全食品法治网 fzw.aqspzi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